水调歌头·客问矩山老 -
宋,徐经孙
客问矩山老,何事得优游。
追数平生出处,为客赋歌头。
三十五时侥幸,四十三年仕宦,七十归休。
顶踵皆君赐,天地德难酬。
书数册,棋两局,酒三瓯。
此是日中受用,谁劣又谁优。
寒则拥炉曝背,暖则寻花问柳,乘舆狎沙鸥。
知足又知止,客亦许之不。
这首词的题目是“问矩山老”,矩山是作者的友人,而从词的内容来看,作者显然是向友人询问自己的人生经验,表达自己对其生活的羡慕之情。
首句“客问矩山老,何事得优游”,开篇就营造出一种闲适优雅的气氛。“追数平生出处,为客赋歌头。”接着,作者回顾了自己一生的经历,仿佛在与矩山老交谈。这种轻松的对话方式,也透露出作者对友人的羡慕和对自身生活的反思。
接下来,“三十五时侥幸,四十三年仕宦,七十□归休”,是对自己人生历程的简明概述,既有年轻时的机遇,也有多年的仕途经历,直至晚年归隐。然而,在作者的眼里,这些并没有矩山老那样优游自在的生活来得重要。“顶踵皆君赐,天地德难酬。”作者感谢上天赐予他的一切,但即便拥有天地间所有的恩德,也无法回报内心的感激之情。
“书数册,棋两局,酒三瓯。此是日中受用,谁劣又谁优。”这里,作者表达了对友人生活的羡慕之情。他觉得与友人一起读书、下棋、饮酒,这样的生活正是他日中需要的东西,而这些简单的乐趣正是他向往的。然而,这样的生活是否真的“优”或“优”,作者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
“寒则拥炉曝背,暖则寻花问柳,乘舆狎沙鸥。”这几句描绘了作者向往的生活场景:在寒冷的天气里围着炉子取暖,暖和的时候就出去寻花问柳,看看风景,再乘坐小舟与沙鸥亲近。这样的场景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安逸与舒适生活的向往。
“知足又知止,客亦许之不。”最后,作者表达了自己的生活态度:知足而知止。这不仅是对友人的回应,也是对自己人生的反思和总结。他希望自己能够把握好生活的度,不要贪心不足,也不要轻易放弃自己的生活。
整首词语言朴素自然,情感真挚。通过对友人生活的羡慕和对自己人生的反思,表达了作者对简单、安逸、舒适生活的向往。同时,词中也透露出作者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岁月流逝的无奈。整首词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好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