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浙东皇甫中丞 - 唐,秦系

闲闲麋鹿或相随,一两年来鬓欲衰。
琴砚共依春酒瓮,云霞覆著破柴篱。
注书不向时流说,种药空令道者知。
久带纱巾仍藉草,山中那得见朝仪。
这首诗以一种闲适的笔触,描绘了一个远离尘世纷扰的隐居生活场景,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满足和喜爱。 首联“闲闲麋鹿或相随,一两年来鬓欲衰”,诗人以闲散的麋鹿相随,暗示自己已经过上了隐居生活。两年的时间让自己的鬓发变得稀疏,暗示了岁月的流逝和生活的沉淀。这一联通过形象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热爱和满足。 颔联“琴砚共依春酒瓮,云霞覆著破柴篱”,继续描绘隐居生活场景。琴砚与春酒瓮相依为命,象征着诗人的文房用品已经与他的隐居生活融为一体。破旧的柴篱上覆盖着云霞,展示了诗人隐居处环境的荒凉之美。这一联用典贴切,情景交融,展现出诗人的隐居生活的自在与美好。 颈联“注书不向时流说,种药空令道者知”,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的淡泊和对医道的空谈者的嘲讽。他不向时流谈论注书,表达了他对时局的淡漠和超脱。他种药只是为了让行路人知道,而不是为了求名求利。这一联表现出诗人淡泊名利、崇尚自然的品格。 尾联“久带纱巾仍藉草,山中那得见朝仪”,诗人以带纱巾和藉草生活,表示他已经习惯了隐居生活,不再需要面对世俗的束缚。在山中隐居,自然看不到朝仪,暗示了诗人的隐逸之志和对朝政的冷漠。这一联总结了全诗的主题,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满足和对世俗的淡泊。 整首诗通过对隐居生活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淡泊。语言优美,意象丰富,情景交融,是一首具有浓厚生活气息和艺术感染力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