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傲·慧眼舒光无不见 - 宋,邹浩

慧眼舒光无不见。
尘中一一藏经卷。
闻说大千摊已遍。
门方便。
法轮尽向毫端转。
月挂烛笼知再见。
西方可履休回盼。
要与老岑同掣电。
酬所愿。
欣逢十二观音面。
这首诗充满了对佛教的虔诚和敬仰,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慧眼舒光无不见。尘中一一藏经卷。”这两句诗描绘了作者对佛法的深深敬仰,仿佛佛光普照,无论何处,佛法都能显现。尘世间的每一处都藏有佛经,这表达了佛法的无处不在和深远影响。 “闻说大千摊已遍。门方便。法轮尽向毫端转。”这里,“大千”通常用来指代世界,而“摊”则表示遍及、普及的意思。因此,“大千摊已遍”意味着佛法已经普及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而“门方便”可能指的是佛教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即佛门向所有人敞开。接下来的“法轮尽向毫端转”则描绘了佛法的传播和影响,仿佛佛法像轮子一样,不断地在微小的细节中转动,深入人心。 “月挂烛笼知再见。西方可履休回盼。”这两句诗描绘了作者对未来的期待和对生活的向往。月挂烛笼,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象征着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休回盼”则表达了作者愿意停留在这种美好的生活状态,不再回头观望过去。 最后,“要与老岑同掣电。酬所愿。欣逢十二观音面。”这里,“老岑”可能是作者的友人或同伴,他们一起像闪电一样迅速达成所愿,实现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欣逢十二观音面”则象征着作者和同伴们将迎来美好的生活,充满了希望和喜悦。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佛教的虔诚敬仰,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对与同伴们共同实现愿望的喜悦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