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双舸亭亭横晚渚 -
宋,晁冲之
双舸亭亭横晚渚,城中飞观嵯峨。
画桥灯火照清波。
玉钩平浸水,金锁半沈河。
试问无情堤上柳,也应厌听离歌。
人生无奈别离何。
夜长嫌梦短,泪少怕愁多。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晚渚的美景,表达了离别的哀愁和对人生的无奈。
首句“双舸亭亭横晚渚,城中飞观嵯峨”,诗人以双舸亭的静立晚渚,衬托出城中高耸的飞观,展现出城郊的壮丽景色。亭子静静地横亘在晚渚上,双舸相伴,似乎在无言地诉说着过往的故事。而城中高耸的飞观,则如同一座巨大的观景台,让人可以俯瞰整个城郊的景色。
“画桥灯火照清波。玉钩平浸水,金锁半沈河。”诗人笔锋一转,描绘出画桥灯火倒映在清澈的河水中,玉钩平伸浸水,金锁半沉河的景象。画桥、灯火、清波,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夜景。玉钩平伸,金锁半沉,形象生动地描绘出锁链半沉入河中的景象,给人一种宁静而深沉的美感。
“试问无情堤上柳,也应厌听离歌。”诗人以柳树为对象,试问无情堤上柳,也应厌听离歌。这里运用了拟人手法,将柳树拟人化,赋予它情感和意识。离歌是离别时的歌曲,代表着悲伤和痛苦。这里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无奈和哀愁。
“人生无奈别离何。”诗人以感叹的形式表达了人生的无奈和痛苦,别离是人生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它带来了无尽的痛苦和悲伤。
“夜长嫌梦短,泪少怕愁多。”最后两句诗人的内心独白,表达了对离别的深深忧虑和对人生的无奈。夜长嫌梦短,意味着诗人害怕长夜漫漫,离别之痛难以消解。泪少怕愁多,则表达了诗人面对离别时的无奈和无助,泪水少得可怜,却无法抵挡无尽的愁苦。
整首诗以优美的语言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离别的哀愁和对人生的无奈。诗人通过对晚渚、画桥、柳树、夜景等元素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凄美而深沉的氛围,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无助。这首诗是一首深情而感人的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