霅溪夜宴诗(松江神歌) - 唐,水神

君不见夜来渡口拥千艘,中载万姓之脂膏。
当楼船泛泛于叠浪,恨珠贝又轻于鸿毛。
又不见朝来津亭维一舠,中有一士青其袍。
赴宰邑之良日,任波吼而风号。
是知溺名溺利者,不免为水府之腥臊。
这首诗以生动的形象和深邃的哲理启示人们:贪官污吏如水中浮垢,得之于民则富,失之于官则穷,而身败名裂是必然的结局。 首段以渡口千艘竞渡,比喻官府征敛之频繁,百姓脂膏被搜刮净尽。次段以楼船行于叠浪之中,比喻贪官虽有珠贝等浮饰,但如鸿毛一样轻飘,一碰即逝。这些比喻生动形象,寓意深刻。 后段则描绘了另一种场景:早晨渡口停泊着一叶小舟,其中有一士着青袍,他即将赴任宰邑。但风吼浪啸,环境险恶,象征着仕途险恶,贪官污吏并非安享其成。 最后,诗人总结道:那些沉溺于名利的人,最终会成为水府的腥臊之物,被世人唾弃。这进一步揭示了贪官污吏的必然命运。 整首诗以生动的形象开始,逐渐深入到深刻的哲理,对贪官污吏的批判和讽刺意味深长。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关注和对公正社会的理想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