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夜坐 -
宋,杨学李
青灯伴微吟,烦暑犹蒸炊。
风声如山雷,怒落窗西篱。
砌蛩泣候莎,老树鸣高枝。
桂魄忽婵娟,夜气侵凉絺。
莼羹岂不怀,未了一载痴。
依依游子情,堂萱重驰思。
只将冰雪心,或可为母慈。
清白为家箴,夫岂世俗知。
南来秋复秋,賸喜瓜及期。
娱亲已可望,须记思亲时。
这首诗是一首表达诗人对母亲思念之情的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
首联“青灯伴微吟,烦暑犹蒸炊”描绘了诗人独自在灯下苦吟的场景,以及酷暑带来的烦躁和热气。这里的“青灯”象征着诗人的孤独和寂寥,“微吟”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苦闷。同时,“烦暑犹蒸炊”也表达了诗人在酷暑中的苦闷和煎熬,使得整个诗句充满了悲凉之感。
颔联“风声如山雷,怒落窗西篱”描绘了风声如山雷般轰鸣,猛烈地吹落窗外的树枝,暗示着诗人内心的波动和情感的起伏。这一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母亲的思念之情。
颈联“砌蛩泣候莎,老树鸣高枝”描绘了蟋蟀在台阶上哭泣,老树在高高的树枝上鸣叫,这些自然景象都暗示着诗人的孤独和无奈。在这里,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更加深刻地表达了自己的内心情感。
尾联“只将冰雪心,或可为母慈”表达了诗人要用自己的纯洁和高尚的心来回报母亲的爱和关怀,表现了诗人对母亲的思念之情和对母爱的尊重。这一句既是对母亲的敬爱,也是对自己人格的塑造和提升。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内心情感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母亲的思念之情和对母爱的尊重。同时,诗中也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未来的期待和希望。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