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刺史庙 -
宋,王应麟
城西有祠临水涘,翠松列植路如砥。
问之耆老此为谁,唐大历中吴刺史。
刺史为民开陂湖,故迹犹传堰九里。
年很小鼓报丰穰,决渠为雨润泽美。
遗爱有桥名怀恩,姓名不载太史氏。
昔汉吴公治第一,列传寂寂名无纪。
刺史岂其苗裔欤,明州政亦河南比。
堂上大书荆公诗,兰菊春秋百世祀。
地志只称王长官,有功于民盖一揆。
吾闻是邦多贤守,裴王碑字颜与李。
惟侯盛德著人心,彼石可焚祠弗圯。
广德湖为鸿隙陂,召棠栾社谁敢毁。
秔稌充羡侯之赐,庙食辰存如此水这是一首关于怀念和歌颂历史上的清廉官员的诗。诗中描述了一座位于城西的祠堂,这座祠堂是为了纪念一位唐代吴刺史而建的。诗人通过询问当地老人,了解到这位吴刺史为民开渠筑坝,兴修水利,使得当地百姓受益匪浅。
诗中提到了吴刺史留下的“遗爱”,即一座名为“怀恩”的桥梁,以及他曾经治理过的地方。此外,诗中还提到了另一位汉代的吴公,他的事迹在历史上寂寂无名,但与这位唐代吴刺史一样,都是为民造福的好官。
诗人在堂上看到了大书着荆公诗的匾额,表达了对这位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诗人还提到祠堂中种植着兰菊,每年春秋两季祭祀百世,赞扬了这位官员的美德,也表达了对清廉官员的敬意。
此外,诗人还提到该地的地志只称王长官,也赞扬了当地有功于民的好官,强调了这些官员的美德得到了人民广泛的认可和赞扬。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怀念和歌颂,表达了对清廉官员的敬仰之情,也表达了对古代先贤治水、兴修水利等重大民生的思考和认识。诗中的比喻和联想生动有趣,让读者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最后,诗人以广德湖为鸿隙陂、召棠栾社等典故结尾,强调了这些官员的美德对后世的影响和意义,也表达了对这些官员的敬意和感激之情。整首诗情感真挚、思想深刻,是一首值得一读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