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 - 宋,李南寿

我以铜符吏营浦,闻古刺史元最贤。
这首诗的开头两句,诗人以铜符吏寓居浦城的情景,通过赞美刺史元兴最贤,抒发了自己怀才见用于时、期望有司能推荐自己效力国家以酬平生之志的情怀。铜符,即铜虎符,汉代置五府于京师,分授州郡太守各一,凿二半,左半分送中央,右半自持。铜符吏,即太守的属吏。浦城古属建宁郡,刺史是郡守的尊称。 “闻古刺史元最贤”一句,诗人通过赞美历史上最贤能的刺史元兴,抒发自己见用于时、期望有司能推荐自己效力国家以酬平生之志的情怀。元兴是诗人敬仰的历史人物,诗人通过赞美他,表达了自己要像元兴那样尽心为政,造福一方百姓的思想感情。这两句的结尾意味深长,诗人并没有点破,而是让读者去回味、玩味。在浦城只逗留几天的诗人与浦城相识的刺史元兴会见过面吗?诗中虽未明言,但给人们的联想却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遐思。 “闻说”二字紧承前句,将见闻所得凝聚笔端,自然带到下文。元兴刺浦时政绩卓著,“最贤”不仅指政绩最贤,也隐含着诗人的知己最贤之意。作者早年失意,仕途坎坷多艰,经受了不少打击;他壮志未泯,耿介刚正,期望有所作为。面对贤能的元兴,聆听了他的一番施政理想和作为,更加崇敬而激动不已。这一联为中句,着重抒写自己对刺史的崇敬心情,刻画了一个见贤思齐、竭诚尽忠的勤勉从政的形象。颔联先由抒情主人公大声慨叹:浦城的古风民俗值得称赞。“声闻于天”,强调古风之显扬;“大哉所谓”,则强调其规模之大、胸襟之阔、识见之广、手段之高远。“前民泽施春露溥”,暗含劝勉之意,即要为民着想多办实事;另一层含义是对这位刺史寄予厚望。 颈联转写浦城的山川美景。“浦浦滩声客路春”,一个“春”字既指浦城的春景如画,又指春天给人们带来欢乐和希望。“山川信美非吾土”,诗人对故乡的山水充满深情厚谊,但也不乏自豪之感。这一联以情写景,景中寓情,写出了浦城山川之美以及这里人民的勤劳智慧和幸福生活,赞美了故乡朝气蓬勃的新气象。尾联又以“前贤畏简书”,“吾亦爱吾庐”自勉、自慰、自足、自遣。诗人知足保分、无意求官的心态溢于言表。 全诗结构紧凑,环环相扣,层层递进。作者在有限的篇幅里尽情挥洒激情与才情,通篇饱含着对故乡山水和人文的赞美之情;同时又不乏对从政报国的渴望与追求。诗人的情感与浦城的山川美景相互交融、渗透,相得益彰。这首诗熔写景、抒情、议论于一炉,骈散结合、典雅蕴藉、清新明快、意境深远。尤其是语言朴素洗炼,生动传神。不愧为唐诗中的佳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