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袁恭父神心精舍 - 宋,李涛

山川城郭同一形,市人鸦鹊同一声。
吾身本自备万物,万物何有非吾身。
此心虚彻公则明,事至能应物能名。
君不见神心精舍袁主人,叱咤风雷呵鬼神。
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邃的哲理思考吸引着读者。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联“山川城郭同一形,市人鸦鹊同一声”,诗人以山川城郭、市人鸦鹊这些自然和生物共有的属性,引出“吾身本自备万物,万物何有非吾身”的哲学思考。这是对儒家“天人合一”思想的形象表达,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诗人通过描绘自然和生物的共性,引导读者思考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个体与宇宙的关联。 颔联“吾身本自备万物,万物何有非吾身”,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诗人认为,人的身体本身就是万物的集合体,而万物又何尝不是人的身体。这一思想带有道家“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色彩,强调人与万物的统一性。 颈联“此心虚彻公则明,事至能应物能名”,诗人表达了内心的虚明和通达。他认为,内心虚明的人才能看清事物本质,遇到事情能够应对自如。这一思想体现了儒家“格物致知”的理念,强调通过内心的修养达到对世界的深刻理解。 尾联“君不见神心精舍袁主人,叱咤风雷呵鬼神”,诗人以袁主人这个形象为引子,表达了内心的强大和无所不能。这里诗人通过袁主人的事迹,展现了人内心的力量可以驾驭风雷、驱使鬼神,进一步强调了人与自然、个体与宇宙的统一性。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和生物的共性、表达内心的虚明和通达、展现人内心的强大,传达了人与自然、个体与宇宙的和谐统一的思想。同时,诗中也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和对个体内心世界的独特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