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柳篇 -
明,黄世康
灵谷看梅初驻杖,青溪又见柳条长。
稚叶晴窥拾翠堤,流丝暗扑游春仗。
带结柔腰不自持,笛弄新腔那得知。
小楼思妇见愁别,南陌征人折恨离。
离亭欲折未堪折,昨夜回风复回雪。
黯黯妆成寒食天,毵毵怯近清明节。
汉苑三眠髻欲斜,隋宫一望云半遮。
此时出谷绵蛮鸟,此时曳艳桃李花。
萦花狎鸟空青滴,金缕千行照窗碧。
抹黛当垆何氏娘,垂鞭系马谁家客。
客来索酒葡萄香,巾悬结绿衣蘸黄。
迎阴半上秋千架,踏影争登蹋踘场。
场前歌舞少年路,绮罗綷尽伤心树这首诗的主题是描绘春天游赏时所见、所感,从各个方面细致地刻画出了春景的美丽和游人的欢乐。
首联“灵谷看梅初驻杖,青溪又见柳条长”,写出了游赏的开始,在灵谷看梅花时,刚停下手中的杖,又看到青溪边的柳条变得长长。这句为全诗定下了轻松愉快的基调。
接下来的颔联和颈联,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景色。“稚叶晴窥拾翠堤”写的是阳光透过嫩叶,游人在堤上拾翠的情景;“流丝暗扑游春仗”则描绘了一幅绿叶掩映、轻柔的枝条似乎在轻轻地扑打着游人的画面,增添了许多的诗情画意。颈联“汉苑三眠髻欲斜,隋宫一望云半遮”,则用典,描绘了春日的汉苑和隋宫,景色迷人,半遮的云朵和游丝般的柳条增添了迷离的色彩。
随后两联的情感表达尤为细腻。“此时出谷绵蛮鸟,此时曳艳桃李花。”这里通过描写鸟鸣花开,表达了欢快的情绪。“迎阴半上秋千架,踏影争登蹋踘场。”则通过描写游乐场景,表达了人们欢乐的心情。
整首诗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节,将春天和游人的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来,同时也通过运用典故和修辞手法,增添了诗的深度和艺术美感。全诗情感丰富,从愉快到忧愁再到欢乐,层次分明,使人能够充分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变化。
总体来说,这首诗是一首优美的游赏诗,通过对春天景色的细致描绘和游人的生动表现,展现了春天的美丽和生命的活力,同时也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