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炎精中否 - 宋,黄中辅

炎精中否,叹人材委靡,都无英物。
胡马长驱三犯阙,谁作长城坚壁。
万国奔腾,两宫幽陷,此恨何时雪。
草庐三愿,岂无高卧贤杰。
天意眷我中兴,吾皇神武,踵曾孙周发。
河海封疆俱效顺,狂虏何劳灰灭。
翠羽南巡,叩阍无路,徒有冲冠发。
孤忠耿耿,剑铓冷浸秋月。
这首词主要描述了南宋时期国难当头的社会状况,表达了作者对国家衰败的悲愤和对君主的期望。下面是对这首词的赏析: “炎精中否”两句,概括写出全词大旨。感叹人材衰颓,毫无英俊之气,颓唐不振。“胡马”三句,笔锋一转,指出外敌长驱直入、如入无人之境的原因,是无人像古代勇士一样,能担负起守卫边防的重任。“长城”原指古代用以防御的城墙,借指守边将帅。这两句即事抒情,使收复失地、洗雪国耻的壮怀激烈之情,随之而出。 上片通过边塞情景的描写,显示了作者对敌人的深仇大恨,对国耻未雪的刻骨忧患,并表明了不获全胜决不罢休的雄心。下片进而写人民渴望国家中兴的强烈愿望。“天意”三句,点明词作主旨,写出了人民对光复故都、统一南北的强烈渴望。“河海”三句,写河海归一、边疆安宁的太平景象,表明作者认为这一局面的形成,是顺乎天意、顺乎民心的。“翠羽南巡”三句,写的是明皇北狩、英宗被掳,北方的统治仍极不稳固,这正是金兵敢于南犯的原因之一。词人对此深感忧虑,但又无能为力,只得长叹气冲霄汉。词人这种既忧愤填膺又无计可施的心情,在这三句中得到了充分的表现。“孤忠耿耿”三句,紧承“叩阍无路”,坚信自己会得到后世的理解和同情。 这首词气势磅礴,感情浓郁,语言刚健清新,风格悲壮有力。通过丰富的意象、高昂的调子表现了词人雄视百代的豪迈气概。在表现手法上继承并发展了我国传统的咏史词的写法。全词基调高昂,境界开阔、明丽,充满乐观主义精神。不失为南宋爱国词中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