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陪张燕公登南楼 -
唐,尹懋
君子每垂眷,江山共流眄。
水远林外明,岩近雾中见。
终日西北望,何处是京县。
屡登高春台,徒使泪如霰。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诗,通过描述诗人在游历江山时的所见所感,表达了他对美好山河的热爱以及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首句“君子每垂眷,江山共流眄”,通过借用“君子”一词,暗指诗人的高尚品格,而“垂眷”则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深深眷恋之情。“江山共流眄”则表达了诗人与江山共赏美景的感受,仿佛他的品格与山河一样美好,山河也因此而显得更加美丽。
“水远林外明,岩近雾中见”两句,描绘了诗人所看到的山水景色。水远林外,表明水的清澈,而林外更显得幽静,令人向往。岩近雾中见,则表现了山的朦胧美,令人产生无限的遐想。这两句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终日西北望,何处是京县”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他终日西北望,表达了他对故乡的向往之情,而“何处是京县”则表达了他对故乡的迷茫和渴望之情。
“屡登高春台,徒使泪如霰”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无法回到故乡的无奈和悲伤之情。他多次登上高高的春台,却只能让泪水如雪般落下,表达了他内心的痛苦和无助。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美好山河的热爱以及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无法回到故乡的无奈和悲伤之情。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是一首值得一读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