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张燕公登南楼 - 唐,赵冬曦

抑郁何以欢,阴氛亦登望。
孤岛轻雾里,行舟白波上。


目劳西北云,心醉东南嶂。
昔日青谿子,胡然此无状。
这首诗运用了象征、比喻等艺术手法。 “孤岛轻雾里,行舟白波上。”既奠定了抒情氛围,又预示了幽暗的情绪基调,它是“登望”中所“望”到的第一个印象。雾是浮云无定、气浊心氛的象征。如用在起首,那么这一节的末二句中似预示着美好的事物将会出现;如果用在诗的主体中,则表明诗人心中的郁闷很深,以致四周的环境也受到了感染。 “目劳西北云。”从西北方出现的阴云,预示着将要下雨。而“东南嶂”即是指东南方的青山,是对南方明朗气息的象征。这二句中,诗人从空间位置的变换中,一方面表明自己一直在登高远望,另一方面也说明一直在盼望着能够看到晴朗的天空。 “昔日青溪子,胡然此无状。”诗的最后二句才借出典抒发情怀。诗人表明,以往自己也曾“为官治民,做些好事”(《四库全书总目》)但今非昔比,境况大不相同了。“青溪子”喻自己以往的气质情操。作者既惋惜今日自己感到心情抑郁不舒畅,也憎恶当时官场的丑恶和污浊,还表达了对黑暗政治势力长期压迫下不舒畅而无可奈何的苦闷心情。 这首诗中,“登望”二字显得很重要。它既是全诗的纲领,又贯穿全篇。诗中写登高远望,望而不见;又写远望归来,不见所望。似有所望而不得见,又似望之终不能见。这样就将诗人怅然若失的苦闷心情写得含蓄婉转、耐人寻味。作者笔调文雅而含蓄。在前六句一派迷蒙中挥出末句这十分警策的“青溪子”,前呼后应、别有情趣。因此“胡然”“无状”两语似乎说明作者才德不如当年青溪子的美好想像和素所抱负的不同吧。诗人显然想随和青溪子当年引退归隐的心情,但又苦于自己宦途上的牵绊而不可得。所以最后二句流露出的苦闷和无奈,也显得有进退维谷、求之不得的情味。 总之这首诗是借登高远望来抒发自己内心抑郁不得志的苦闷心情的。同时又写得十分含蓄婉转、耐人寻味。这也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不愿放弃官场、但又苦于身不由己的心情吧。 至于青溪子这个人物典故用得相当好。“胡然”“无状”也挥洒自如,确如当年清溪不慕官场虚名之况,这也使得读者容易接受和了解当时的心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