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绛唇 闺思 - 元,王寂

疏雨池塘,一番雨过香成阵。
海榴红褪。
燕语低相问。
冰簟纱ε,玉骨凉生润。
沈烟喷。
日长人困。
枕破斜红晕。
这首词写夏日雨后池塘景色,生动自然。上片写雨后池塘景象,下片写夏日雨后植物及室内幽细景象。全词轻笔细墨,疏雨池塘,海棠香阵,燕语低语,给人一种淡雅幽静之感。 首句“疏雨池塘,一番雨过香成阵。”中“疏雨”表明雨不是很大,只是“一番雨过”,说明下得时间短。池塘中虽有积水,但不是很深。次句“香成阵”三字,用出“香”字,而雨中之荷香尤能引人入胜,这都为下文写荷塘景色设置了一个优美的背景。 “海榴红褪,燕语低相问。”这两句与池塘中荷花由盛而衰的景象相映衬。红褪,指花开残。燕语轻细的声音附在湿润的荷花上燕语之声轻轻息息是给那些感恩的人们又做了些什么。“相问”,一种新鲜的表述,可以说它另辟蹊径,不落俗套,字面上也很美。“低问”即微弱细小的问话,“相问”而又声音“低”,化在荷香的甜蜜中的感觉便更加强烈。由此而引出一幅如梦如幻的画面:“冰簟纱厨,玉骨凉生润。”簟是席子,厨是厨子。这两句意思是凉席上的梦,玉骨润凉。“冰簟”、“玉骨”都是清凉的形象,连“纱厨”也显得清爽无比。作者在创造意境上独到之处在于他选取了“枕破斜红晕”这样一个美的角度来写。“枕破斜红晕”本来自李清照的《念奴娇》中的“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晴无雨”。李词中的红晕是晴天的云影掠过水面引起的联想波纹或水痕。而这里则借用它来描绘脸上泛起的红晕。词人光天化日之下来到池塘边欣赏荷花荷叶,“疏雨过,晚凉时”,不觉已到黄昏,“冰簟纱厨”斜卧,“玉骨凉生润”。微枕斜红晕这一生动的情景中可以体味出词人赏荷人沉醉于荷香的感受。 这首词轻笔细墨写荷塘景色,“疏雨”、“香阵”、“低燕”、“玉骨”,都是淡笔细点。写出的景物清新别致,给人一种淡雅幽静的感觉。上片写景抒情,下片则转向叙事。“沈烟喷”三字将人带进夜晚的荷香世界,“日长人困”,更是耐人寻味之笔。本来夜长人困因荷香而引起人在梦里仍然感到荷香之乐以至醒时仍感到这世界一片香甜之意境便立现纸上。末句“枕破斜红晕”之语与上片歇拍处“斜红晕”相照应,形成波纹的逐渐荡开。至下片重又遇见低语燕儿或竟为这一美景世界提供了自由自展的空间;换来使人愈觉恬静恬淡的画面美也从心中引起了反响回澜再和夜深更添惬意的感觉。。荷的世界对人似乎有点倦意而倦意之外更是一阵阵淡淡的芳馨之情欲生不已吹送到夏夜的世界来使人更感到荷的世界的可爱之至了。 这首词轻笔细描淡抹地写出了清新别致、恬淡幽静的荷塘景色,抒发了词人沈醉于荷香的感受和梦醒之后恬适而又略带倦意的情怀。全词轻笔细墨写景抒情,风格纤细工巧。全词结构紧凑、语言清新、对仗工整、意境优美、情感细腻、意味深长,是一首难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