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翠蛟亭 -
宋,褚伯秀
不逐风雷去,蜿蜒舞石屏。
源深有龙伴,流过错借丹。
坐觉云藏树,吟忘雪溅亭。
岩隈下斜日,归去了残经。
这是一首描写自然风光的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描绘,展现出了一幅壮美的山川景色。
首句“不逐风雷去,蜿蜒舞石屏。”中,“不逐风雷”形象地描绘了山石的形态,仿佛是在抗拒风雷般的疾风骤雨,而“舞石屏”则更进一步地表现了山石的动态美,如同一幅活动的画卷,舞动着如屏风般的姿态。
“源深有龙伴,流过错借丹。”描绘了溪流的景象。龙是古老的象征,在此象征神秘和变化,“有龙伴”说明溪流在源头有一股神秘的力量陪伴左右。而“流过错借丹”则以形象的语言描绘了溪流在流淌过程中颜色变化的美丽。
“坐觉云藏树,吟忘雪溅亭。”这两句诗运用了通感的手法,将视觉的感受转化为听觉的体验。“坐觉云藏树”,仿佛能听到云朵在树间穿梭的声音;“吟忘雪溅亭”,则是在吟诗作赋时忘记了雪花纷飞的景象。
“岩隈下斜日,归去了残经。”描绘了在日落的时刻,光线照射在岩石的角落,表现出一种静谧和安详的氛围。而“归去了残经”则暗示着一天的结束,经文也随着日落的余晖而结束。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描绘,展现了山川风光的美丽和神秘。每一句诗都仿佛是一幅生动的画卷,让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生命的奇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