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人醉·月到楼台第几 - 宋,刘弇

月到楼台第几。
十里金虫成缀。
袅琅玕、争罥绛球起。
试新妆、嬉春粉黛,盈盈暗香,结谁家秾李。


拥缇骑。
箫鼓沸三市。
别指春风画隼,归度鳌山影里。
闲红翠。
挥觞不待、游人分袂。
悄朱帘十二。
这是一首描写元宵节灯火的繁华景象和游人欢乐心情的词。下面我将从意象、情感、语言三个方面进行赏析。 一、意象 1. “月到楼台第几,十里金虫成缀。”月亮照耀着整个城市,而楼台则成为月光的聚焦点,仿佛是十里金虫在点缀着夜色。这一句描绘了元宵节的夜晚,月光如水,楼台灯火辉煌的景象。 2. “袅琅玕、争罥绛球起。”琅玕,是竹子的美称,这里用来形容灯笼的形状。绛球,即红灯笼。这句描绘了人们争相悬挂红灯笼的场景,表达了节日的热闹气氛。 3. “画隼”“鳌山”,都是元宵节的标志性元素,画隼是皇家出行的标志,鳌山则是人们用彩灯堆成的山。这些元素都表达了元宵节的盛大和隆重。 二、情感 这首词充满了欢乐和愉悦的情感。词人通过描绘元宵节灯火辉煌、游人如织的景象,表达了人们对节日的喜爱和期待。特别是“闲红翠,挥觞不待、游人分袂”一句,更是表达了人们欢度佳节的热情和不舍之情。 三、语言 这首词语言优美,用词精炼。例如,“袅琅玕、争罥绛球起”中的“袅”字和“争”字,生动地描绘了人们争相悬挂灯笼的场景;“拥缇骑。箫鼓沸三市”中的“拥”字和“沸”字,则表达了元宵节的热闹气氛。整首词韵律优美,读起来朗朗上口。 总的来说,这首词通过描绘元宵节灯火辉煌、游人如织的景象,表达了人们对节日的喜爱和期待,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元宵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