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州献卢尚书 -
唐,姚鹄
立事成功尽远图,一方独与万方殊。
藩臣皆竞师兵略,相国今多揖庙谟。
礼乐政行凋弊俗,歌谣声彻帝王都。
即随凤诏归何处,只是操持造化炉。
这首诗的主题是赞扬和鼓励立功报国的精神。诗中描绘了成功的事业、雄心壮志、国家变革和积极进取的精神,表达了对立功报国的热切期望和坚定信念。
首联“立事成功尽远图,一方独与万方殊”,描绘了主人公有远大的志向,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而制定计划。这里的“一方”可以理解为个体或一小部分,而“万方”则是指广大的人民群众或整个国家。“殊”则意味着与大多数人的想法和目标有所不同,展现出主人公对事业的坚定执着和追求。
颔联“藩臣皆竞师兵略,相国今多揖庙谟”,描绘了官吏们积极备战,谋求国家安全和繁荣的场景。这里,“藩臣”指的是地方的官员,“师兵略”指的是军事策略和手段,“揖庙谟”则是指向神灵祈求神助的策略和智慧。这些描述展现出一种积极进取、团结一心的氛围,同时也反映出国家面临的严峻形势和紧迫性。
颈联“礼乐政行凋弊俗,歌谣声彻帝王都”,描绘了主人公对国家现状的深刻认识和忧虑。这里,“礼乐政行”指的是国家的制度和政策,而“凋弊俗”则是指社会风气已经变得衰败和颓废。然而,尽管面临困难,主人公仍然坚信国家的未来会因为他的努力而改变,这种信念和决心令人感动。
尾联“即随凤诏归何处,只是操持造化炉”,表达了主人公坚定的决心和无私的奉献精神。他虽然受到皇帝的召见,但并不贪图名利,而是坚守自己的职责,为国家尽心尽力。这里的“造化炉”是一个比喻,象征着主人公愿意像掌控炉火一样,掌握国家命运,为国家发展做出贡献。
整首诗充满了对积极进取、担当精神的歌颂和赞美,也体现了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厚情感和责任感。它鼓舞人心,激励人们为了国家和人民的福祉而努力奋斗,追求卓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