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菊露晴黄 -
宋,李流谦
菊露晴黄,枫霜晚翠。
重阳气候偏如此。
异乡牢落怕登临,吾家落照飞云是。
举扇尘低,脱巾风细。
灵苗医得人憔悴。
灯前点检欠谁人,惟有断鸿知此意。
这是一首写重阳节思乡的诗,从题目《菊露枫霜》便可看出。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句“菊露枫霜”描写重阳节秋高气爽的天气。菊花盛开,像露珠一样晶莹;枫树的红叶,经霜更红,像绚丽的晚霞;霜色苍白,而红黄相映的秋菊更显得明黄可爱。这是对重阳节典型景色的描写,既点明了时令和背景,也渲染了一种悲凉感伤的气氛。
“重阳气候偏如此,异乡牢落怕登临。”这里的“重阳”已不只指季节,而是作为思乡的媒介了。作者漂泊异乡,对季节、气候的变换自然特别敏感。因为“怕登临”,所以,“重阳”就成了绝好的借口,可以借此躲懒了。实际上,作者此时正是漂泊他乡,孤身一人,面对着万家残菊、衰草霜枫,怎不感到心情憔悴呢?这和“佳节何尝又不思亲”的意思差不多。因为思乡,所以“牢落”了;因为“牢落”,所以心情更不好。因此,“怕登临”也只是借口而已。这样,诗的前四句就构成了因果关系,文章也显得十分自然。
“吾家落照飞云是。”作者接着说,而今我回到故乡,面对着如诗如画的景色,心情该多么愉快呀!这不过是作者的一厢情愿而已。因为自己“牢落”,行动完全不受羁绊,才思也大大减退。所以“怕登临”正是自己心情不好、才思减退的借口。而现在家乡景色美好,自己却不能尽情地欣赏,心情又怎会不感到悲伤呢?这和“夕阳西下几时回”的意思相仿,不过着重点不同而已。
最后两句写自己愁思很深,但无从说起。只有自己的朋友才知此中的真意。“灵苗医得人憔悴”,这“灵苗”是心灵上解除痛苦的良药。只可恨眼前无人能理解自己,有的只是无谓的烦恼而已。“灯前点检欠谁人?”自己整日价独坐灯前,苦思待晓,究竟是为了什么呢?想来想去,却没有什么人亏欠着自己,有的只是孤独、寂寞和烦恼而已。“惟有断鸿知此意”,鸿雁本来就不安分,早就开始北飞了;只有它们才懂得自己的心情。
这首诗在艺术表现上并无新意,仍沿用前人已成模式,但语言清新流丽,读来颇有意趣。思乡情切的种种理由阐述得既巧妙又合理,真是滴水不漏,合情合理。
因此,《菊露枫霜》一首便以其真挚动人的情感和独特的表现手法成为优秀的思乡之作。诗人以淡雅的语言抒发了在外漂泊的人无法享受到家乡美景的忧伤之情,也表达了对家乡深深的怀念之情。诗歌结构紧凑、情感真挚,不失为一首优秀的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