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太白已仙去 - 宋,吴渊

太白已仙去,诗骨此山藏。
胸中锦绣如屋,都乞与东皇。
碎翦杏花千树,浓抹胭脂万点,妖艳断人肠。
晓露沐春色,晴日涨风光。
孤村路,逢休暇,共徜徉。
酒旗斜处,一簇几红妆。
暂息江头烽火,无奈鬓边霜雪,聊复放疏狂。
倚俟玉壶竭,未肯宝鞭扬。
这首诗是一首优美的咏物诗,通过对杏花的细腻描绘和生动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首先,诗的开头“太白已仙去,诗骨此山藏。”表达了诗人对李白这样的诗仙的敬仰和怀念之情,同时也暗示了杏花所蕴含的诗骨,即诗人的诗情和才华。 接着,“胸中锦绣如屋,都乞与东皇。”描绘了诗人胸中如锦绣般的美学和才华,慷慨地献给了春神东皇,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追求。 “碎翦杏花千树,浓抹胭脂万点,妖艳断人肠。”这几句生动地描绘了杏花的花瓣如同碎剪的锦绣,颜色浓艳如同涂抹的胭脂,令人陶醉。诗人用“妖艳断人肠”来形容杏花的美丽和魅力,使人感到诗人对杏花的热爱之情。 “晓露沐春色,晴日涨风光。”描绘了杏花在清晨的露水和阳光下的美丽景象,进一步强调了杏花的美好和生机勃勃。 “孤村路,逢休暇,共徜徉。”这几句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和享受之情,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最后,“酒旗斜处,□□一簇几红妆。”描绘了诗人酒后的生活场景,与朋友们一起欣赏美好事物,享受生活。 整首诗充满了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思想。同时,诗中也表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观察和思考,具有一定的美学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