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汤还都经龙门北溪,赠张左丞崔礼部崔光禄 -
唐,
栖闲有愚谷,好事枉朝轩。
树接前驱拥,岩传后骑喧。
褰帘出野院,植杖候柴门。
既拂林下席,仍携池上樽。
深期契幽赏,实谓展欢言。
末眷诚未易,佳游时更敦。
俄看啸俦侣,各已共飞鶱。
延睇尽朝日,长怀通夜魂。
空闻岸竹动,徒见浦花繁。
多愧春莺曲,相求意独存。
栖闲有愚谷,好事枉朝轩。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首句描绘出愚谷的环境和生活气息,引人进入一个朴实自然的田野世界。接下来的“树接前驱拥,岩传后骑喧”则通过生动形象的描绘,描绘了出朝轩的好事,迎接嘉宾,闹中显静的意境。“褰帘出野院,植杖候柴门。”两句进一步烘托诗人幽雅闲散、宁静致远、清净脱俗的形象。“既拂林下席,仍携池上樽。”则是对整个诗篇的环境的描绘,一杯酒,一席地,静静地坐在那里,听风吹过树林的声音,看池塘上的莲花慢慢开放。最后,“多愧春莺曲,相求意独存。”则是表达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即使有许多美景在前,他也无法满足自己内心的渴求。
全诗在写作上采用了一系列技巧和修辞手法,如形象生动的描绘、场景的烘托、语言的表达等。通过这些技巧,诗人成功地创造出了一个朴实自然、宁静幽雅、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世界。
总之,这首诗通过对环境、人物、情感的描写,成功地传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对自然的热爱和尊重。整首诗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值得一读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