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 - 宋,杨适

冰肌销瘦为谁愁。
“冰肌销瘦为谁愁”出自宋·姜夔的《点绛唇·试灯夜语》,这首词借女子试灯会赏心悦目之际,表达了词人悲愁凄苦、怅然若失、难以排遣的情思。接下来我们来从写作手法和情感赏析两个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一、写作手法 首先,运用衬托手法。“偷”字最妙处在于烘托出女子赏灯心情的不安和孤独,正是在这样的烘托下,把她的孤寂之感表现得尤为深沉和浓烈。试想:如果孤寂难遣,还会说什么“偷”看。又从“怯冷”上着笔。月光入窗,原是很恬美的事,但是孤单之人却很怯冷。“一灯如萤”虽则显得很幽细,却在朦胧中倍显温馨,使人想起闺房中的灯光和主人的温情。由此可见词人对遣词用字的分寸感和火候功力。 二、情感赏析 首先,描绘了一个美人迟暮、浅淡幽独的清寂景象。这首词中有明月,有灯影,有幽深小窗,有冰肌销瘦的弱质,还有临窗展卷借以排遣愁怀的孤寂书生。词中只用“怯冷新凉”四字来点出词人当时所处之环境,透露出一种孤寂的感受,其妙用在于以动衬静,把环境对人的影响表现得含蓄而传神。 其次,“冰肌销瘦为谁愁”一句更是直接表达了词人内心的悲愁凄苦之情。此句中的“冰肌销瘦”本为形容女子体态之纤美,但在这里却移就于美人因迟暮而消瘦之例,从而表达出词人迟暮之感、悲愁之意。同时,“为谁愁”三字突现了词人心绪的焦点所在:正是为了无法排遣的满腔愁绪而消瘦! 最后,“试灯夜语”也透露出词人内心的怅惘和无奈。词人在赏灯佳节中与佳人共语,本是赏心悦目之事,但却因为佳人的美丽迟暮而愁上心头。这也反映了词人内心的一种矛盾和无奈。 总的来说,这首词以美人的“愁”来衬托词人的“愁”,通过美人的迟暮、消瘦、孤独等表现手法,更加深了词人内心的悲苦和无奈。同时,词人也通过情景交融的手法,将赏灯佳节中的欢愉与内心的悲苦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