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居感兴 -
宋,杨朴
一壶村酒胶牙酸,十数胡皴彻骨乾。
随著四婆裙子后,杖头挑去赛蚕官。
这首诗《一壶村酒胶牙酸》以一种幽默、讽刺的笔触,描绘了农村百姓为了献祭蚕神而准备礼品时的心境。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先,诗人用“一壶村酒胶牙酸”来形容献祭的村酒,这是一种形象的描绘。这里,“胶牙酸”一词形象地描绘了酒的酸味,给人一种淡淡的苦涩之感,这是献祭的象征,也暗示了百姓生活的艰辛。而“一壶”则表明这种献祭的礼品并不丰厚,进一步突显了百姓生活的困苦。
其次,“十数胡皴彻骨乾”是对献祭物品的进一步描述。这里,“胡皴”指的是蚕,而“彻骨乾”则形象地描绘了蚕的干瘪状态,暗示了蚕农们为了献祭而精心照料蚕的辛勤劳动。
最后,“随著四婆裙子后,杖头挑去赛蚕官”则是全诗的高潮部分。这里,“四婆裙子”象征着对蚕神的敬畏和虔诚,“杖头挑去”则表明了献祭的方式和地点。“赛蚕官”则表明这是一种对蚕神的祭祀活动,而百姓们献祭的目的则是希望蚕能够健康成长,多产丝绵。
整首诗通过形象生动的描绘,生动地展现了农村百姓献祭时的真实心境,同时对农村生活进行了深刻的揭示和反思。诗人通过这种幽默、讽刺的笔触,表达了对农村生活的深刻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