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解变西崑体 -
宋,刘克逊
解变西昆体,一赋冠群英。
清风峡畔,至今堂以读书名。
富贵轻于尘土,孝义重于山岳,惜不大其成。
陵谷纵迁改,草木亦光荣。
与仇香,穿阮屐,试同登。
石龛虽窄,可容一几短擎灯。
千仞苍崖如削,四面翠屏不断,云雾镇长生。
最爱岩前水,犹作诵弦声。
这首诗是作者对清风峡读书堂的赞美,对孝义精神的颂扬,对读书的重视。诗中提到了西昆体,表明了作者对文学的见解。同时,诗中还表达了对读书堂周围环境的赞美,以及对读书的热爱。
首先,诗中提到“解变西昆体,一赋冠群英”,表达了作者对西昆体的理解和欣赏,同时也表明了作者对于文学的看法。西昆体是宋代的一种文学流派,以华丽、壮美的风格著称,受到了当时文人的喜爱。作者在此处借用西昆体的风格,表达了自己对于文学的热爱和追求。
其次,“清风峡畔,至今堂以读书名”,这句话表达了对清风峡和读书堂的赞美。清风峡是作者家乡的一个美丽地方,读书堂就建在这里,成为了文人墨客的聚集地。作者在此处表达了对家乡风光的热爱和对文化的尊重。
然后,“富贵轻于尘土,孝义重于山岳”,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于富贵和孝义的态度。在作者看来,富贵如尘土一般轻薄,而孝义则如山岳一般重要。这种思想体现了作者对于道德和伦理的重视,也表达了作者对于人性的理解和尊重。
最后,“陵谷纵迁改,草木亦光荣”,这句话表达了对自然环境的赞美。作者认为,即使陵谷变迁、草木凋零,它们依然美丽、光荣。这种思想体现了作者对于自然环境的尊重和爱护。
整首诗充满了对读书的热爱和对文化的尊重,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于道德和伦理的重视。整首诗风格华丽、壮美,充满了诗意和哲理,是一首优秀的文学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