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惠山寺 -
宋,张理
九山朝暮云,摇落少游坟。
野蔓碑全没,晴庵磬亦闻。
洞偏泉路细,松折鹤巢分。
高视太湖近,雪涛鸥起群。
这首诗以九山为背景,通过对云、坟、野蔓、碑、泉路、鹤巢等凄凉意象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逝去之人的怀念和对世事变迁的感慨。
首句“九山朝暮云”描绘出九山云雾缭绕的景象,表达出作者对九山的敬畏之情,同时也暗示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寂寥。第二句“摇落少游坟”则表达了作者对逝去之人的怀念之情,通过“摇落”二字,暗示了岁月的流逝和人事的变迁。
接下来,“野蔓碑全没”表达了作者对历史遗迹的感慨,野蔓象征着历史的沧桑和岁月的无情,而“全没”则暗示了历史的消逝和文化的断层。同时,“晴庵磬亦闻”则表达了作者对佛家文化的敬仰之情,通过“晴庵”二字,暗示了佛家的清净和超脱,而“亦闻”则表达了作者对佛家文化的向往和追求。
“洞偏泉路细,松折鹤巢分”这两句则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世事变迁的感慨和对人生无常的无奈。其中,“洞偏泉路细”暗示了世界的偏狭和无常,“松折鹤巢分”则表达了对生命的脆弱和变化的无奈。
最后,“高视太湖近,雪涛鸥起群”表达了作者对太湖的赞美之情,通过“高视”二字,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追求,而“雪涛鸥起群”则通过生动的描绘,进一步强化了这种赞美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九山、云、坟、野蔓、碑、泉路、鹤巢、太湖等意象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逝去之人的怀念和对世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追求。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生动,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