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北州老翁答 - 唐,张谓

负薪老翁往北州,北望乡关生客愁。
自言老翁有三子,两人已向黄沙死。
如今小儿新长成,明年闻道又征兵。
定知此别必零落,不及相随同死生。
尽将田宅借邻伍,且复伶俜去乡土。
在生本求多子孙,及有谁知更辛苦。
近传天子尊武蔬,强兵直欲静胡尘。
安边自合有长策,何必流离中国人。
这首诗《负薪老翁往北州》是一首深切关注社会现实、关注普通百姓生活的诗。它以一个负薪老翁的口吻,表达了他对战乱、徭役给普通百姓带来的苦难的深深忧虑。 首联“负薪老翁往北州,北望乡关生客愁。”描绘了一个背负薪柴的老翁,他向北方的家乡望去,但乡关生疏,故土难离,心中充满了愁苦。这一联通过一个普通人的视角,展现了战乱时代人们内心的痛苦和无助。 颔联“自言老翁有三子,两人已向黄沙死。”这是对老翁内心世界的深入揭示,他诉说自己有三个儿子,但已有两人死在黄沙之中,这无疑加重了他的忧虑和痛苦。 颈联“如今小儿新长成,明年闻道又征兵。”这是对老翁未来命运的担忧,他的小儿刚刚长大成人,明年又要被征兵,这无疑让他感到绝望。这一联通过描绘老翁对小儿的疼爱和担忧,进一步展现了战争给普通家庭带来的深重灾难。 尾联“安边自合有长策,何必流离中国人。”这是老翁对当政者的期望,他希望有长远的策略来安定边疆,而不是让普通百姓继续流离失所。这一联既表达了老翁的无奈和失望,也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语言质朴,情感深沉,通过一个普通人的视角,展现了战争和徭役给普通百姓带来的深重灾难。它呼吁人们关注社会现实,关注普通百姓的生活,同时也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