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樾轩 -
宋,曾逮
开轩在独园,绕屋得清樾。
不知何年树,殆为今日设。
窗扉落林影,时复乱风月。
喧声了不闻,幽弄极可悦。
玉溪僧所庐,无似许明洁。
颇疑三昧手,断取从三浙。
禅房花木深,此语信佳绝。
何以落其成,炉烹荐茗雪。
这是一首赞美园中清幽景色的诗。诗人以赞美之情,描绘了开轩园中清幽静谧的自然景色,其中运用了侧面烘托的手法,通过对树影摇曳、风月交织的生动描绘,突出了园中环境的幽静。同时,诗人也借此赞美禅师的高超禅艺,表达了对禅意的向往之情。
“开轩在独园,绕屋得清樾。”这两句诗描绘了园中的景象,轩敞开在独自开辟的园中,周围环绕着屋檐,让人感受到清凉的树荫。诗人通过简洁明快的语言,勾勒出园中清幽的环境,为读者展现出一幅宁静致远的画面。
“不知何年树,殆为今日设。”诗人通过反问的语气,表达了对园中树木的疑惑和惊讶。这些树木不知何年何月所植,但却在今日为诗人提供了一个绝佳的赏景之处。这暗示着园主对环境的精心的呵护和利用,也为诗人的到来创造了宜人的环境。
“窗扉落林影,时复乱风月。”诗人通过对窗外树影摇曳的描绘,进一步烘托出园中的幽静之感。随着时间的推移,窗户上映照着林间的阴影,时时刻刻伴随着微风和月光的交织。这种景象让人感受到园中的宁静和美好,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和赞美。
“喧声了不闻,幽弄极可悦。”这两句诗进一步强调了园中的幽静之感。诗人身处其中,听不到外界的喧嚣声,只感受到自然的和谐与美好。这种幽静的环境让人感到愉悦和放松,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和追求。
“玉溪僧所庐,无似许明洁。”诗人以赞美之情,将园主所建的园子比作玉溪和尚的禅房,表达了对禅意的向往之情。同时,“无似许明洁”也暗示了园主对环境的洁净和清幽的追求,这也正是诗人所向往的。
“何以落其成,炉烹荐茗雪。”最后两句诗中,诗人表达了自己想要在此清幽之地品尝茶汤的美好愿望。这种愿望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追求,更是对内心宁静和清净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园中清幽景色的赞美和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体现了禅意的深远影响。诗人通过对环境的细腻描绘和对内心感受的抒发,展现了其高超的艺术造诣和对生活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