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峰亭各赋一物得栖烟鸟 -
唐,李岑
从来养毛羽,昔日曾飞迁。
变转对朝阳,差池栖夕烟。
遇此枝叶覆,夙举冀冲天。
这是一首描述鸟类迁徙和翱翔的诗。首先,从题目中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一首以鸟类为题材的诗,它用简洁而生动的话语,描述了鸟类的生长、迁徙和翱翔的过程。
接下来,我们逐句赏析这首诗的内容。
“从来养毛羽,昔日曾飞迁。”这两句诗是对鸟类生长过程的描述。第一句“养毛羽”是指鸟类从小就通过食物或其他方式养育自己的羽毛,使其能够抵御寒冷和保护自己。第二句“昔日曾飞迁”则是指这些鸟类曾经进行过迁徙,为了寻找更好的生存环境或食物资源而进行长途飞行。这两句诗既突出了鸟类生命初始阶段的基础需求,又揭示了它们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
“变转对朝阳,差池栖夕烟。”这两句诗描述了鸟类迁徙途中的自然景象。第一句“变转对朝阳”是指鸟类在迁徙过程中会遇到清晨的阳光,这里的“对朝阳”是用来形容阳光照耀下的鸟群景象,显得非常壮观。第二句“差池栖夕烟”则是指鸟类在傍晚时分找到栖息地,这里的“夕烟”形象地描绘了傍晚时分的景象,同时也暗示了鸟类在迁徙过程中的艰辛和不易。
“遇此枝叶覆,夙举冀冲天。”最后两句诗描绘了鸟类在迁徙过程中遇到合适的栖息地后的情景。第一句“遇此枝叶覆”是指鸟类在迁徙途中找到了适合遮蔽和休息的地方,这里“枝叶覆”形象地描绘了周围的环境。第二句“夙举冀冲天”则是指这些鸟儿不久就会展翅飞翔,追求更高更远的未来。“夙举”二字生动地表现了鸟儿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和强烈的生活欲望。
这首诗的用词精准,意象丰富,既展示了鸟类的生活习性,又表现出作者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热爱。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对生命的尊重和保护自然环境的呼吁,具有很强的启示和教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