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贤古风寿帅阃·老聃子 -
宋,彭止
昔在羲皇前,遂有郁华子。
苍姬握图籙,更出为柱史。
应世抑何久,万有千余祀。
一日将度关,崑崙且西指。
短车驾青犊,上有紫云起。
占风知圣人,再拜勤尹喜。
授之五千言,试一撮玄旨。
是身求不殆,其要在知止。
万事皆倘来,轩冕直寄耳。
乘云游太清,坐进长生理。
这首诗是一首对古代神话人物的赞美诗,通过对“郁华子”的描绘,表达了对古代智慧和道德的崇敬之情。
首先,“昔在羲皇前,遂有郁华子”,诗人以“羲皇”作为开端,表达了对古代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暗示了“郁华子”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接着,“苍姬握图籙,更出为柱史”,诗人描述了“郁华子”在历史上的重要角色,他继承了“苍姬”的图籙,成为了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即传说中的“柱史”。
“应世抑何久,万有千余祀”,诗人表达了对“郁华子”漫长历史时期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对古代智慧和道德的敬仰之情。接着,“一日将度关,崑崙且西指”,诗人描绘了“郁华子”即将穿越关口,前往昆仑山,这暗示了“郁华子”即将展现他的智慧和道德。
在诗中,“短车驾青犊,上有紫云起”,诗人描绘了“郁华子”的交通工具和环境,表达了对古代环境的敬畏之情。接着,“占风知圣人,再拜勤尹喜”,诗人描述了“郁华子”与尹喜的互动,表达了对古代人际关系的敬仰之情。
最后,“授之五千言,试一撮玄旨”,诗人描述了“郁华子”传授给尹喜《道德经》五千言的场景,表达了对古代文化的敬仰之情。同时,“是身求不殆,其要在知止”,诗人强调了“知止”的重要性,即要把握好自己的身体和欲望,不要陷入危险之中。
整首诗以古代神话人物为背景,通过描绘“郁华子”的形象和事迹,表达了对古代智慧和道德的崇敬之情。同时,诗人也通过描绘古代环境和人际关系,表达了对古代社会的敬畏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值得品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