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云居得张龙湖相公书 - 明,施峻

精舍岧峣隔翠微,我来便觉世情违。
疏灯照雨檐花落,短鬓临风木叶稀。
白雁虚疑千里信,青山容得几人归。
诗成正在钟鸣后,独立空庭揽旧衣。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这是一首抒情诗,写的是诗人在一处幽静的精舍里,感到心情轻松愉悦,沉浸在一种审美的乐趣之中。 首句“精舍”指这处幽居,“岧峣”形容山势高峻。山腰间的这座精舍,远离了市尘,所以诗人一到那里,就觉得世俗的烦嚣都已远离了。这是一种移情作用,是诗人心理上的错觉。以人世红尘相隔来形容山间精舍的幽静,是诗人主观上的感受。 “我来便觉世情违”,是从动中求静,以动衬静。因为诗人生活在喧嚣的世界里,所以一旦置身于那幽静的环境中,便立刻感觉到世间的一切喧嚣都已远离了。“疏灯照雨”、“短鬓临风”两句写景,刻画的是诗人眼前所见之景,这里也蕴涵着诗人的感受。疏灯照雨淅淅沥沥,满树黄叶被风吹得簌簌作响。本来是无情之物,但在这诗人的眼中,它们也变得有情起来了。 颈联中的“白雁虚疑”和“青山容与”都与首句中的“岧峣”一词相照应。因为山高,视野显得幽远,看不大清楚远处,所以误把天空中的白雁当成是点点灯火;因为山高雾浓,看不大清楚山中的景物,所以说登山以后反而可以容纳更多的山水景物在自己的身边了。这里表现的是诗人的开阔心境和放达个性。 最后两句是说在回到精舍以后写了一首诗,直到钟鸣之后衣带还没有束好。诗人描写的是生活细节,好像是一件随手可做的事情,但却给读者展示了一个闲适、安逸的环境和诗人的淡泊心境。 这首诗的好处在于诗人以动衬静,以景抒情,将山中的幽静环境与诗人的闲适心情有机地融为一体。同时语言自然清新,意境悠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