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仙都山 - 宋,李建中

岩岩仙都山,肃肃黄帝宫。
巨石临广泽,千仞凌高穹。
肇当融结初,全得造化功。
深可蟠厚壤,峭疑接冥鸿。
云軿去路存,丹鼎遗迹空。
抽润草心碧,敷香莲叶红。
升龙扳矫矫,飞凤鸣噰噰。
而我集仙署,尝比瀛洲雄。
星移婺女间,凤驾析木东。
到觉毛骨爽,坐如羽翼冲。
万事皆气埃,一气归鸿蒙。
遐哉上圣道,邈与元化同。
金简奠至诚,玉书铭代工。
功成解冠剑,栖息期此中。
这首诗描绘了仙都山的壮丽景色和黄帝宫的肃穆氛围,表达了对自然造化和历史遗迹的赞美之情。 首先,诗人对仙都山的描述生动形象,运用了“岩岩”、“肃肃”、“巨石”、“千仞”等词语,展现出山势的雄伟和险峻。同时,诗人也强调了黄帝宫的历史渊源和自然背景的关系,认为整个山体的形成和演变都得益于造化之功。 诗人在描绘山川景色时,也表达了对历史遗迹的感慨。他提到黄帝宫中的升龙、飞凤等雕像,以及过去的仙人云軿去路和丹鼎遗迹,这些都表达了诗人对古代文化的敬仰之情。 此外,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于神仙境界的向往和追求。他提到自己在仙都山的生活,与瀛洲相比也毫不逊色,而如今离开仙宫,感觉毛骨清爽,如羽翼冲天。这表明诗人对于神仙境界的追求和向往,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于现实生活的超越和超越。 最后,诗人总结道,所有的事物都是气和尘埃的产物,而神仙之道则超越了世俗的纷扰,与自然之道相契合。这表明诗人对于神仙之道的理解,认为只有超越世俗的束缚,才能达到真正的超脱和自由。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对仙都山的描绘和对神仙之道的理解,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历史和人生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