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河阳后城平嵩阁 - 宋,李迪

南指嵩高北太行,大河中出贯灵长。
君王不恃金汤险,自有仁恩结万方。
这首诗《南指嵩高北太行,大河中出贯灵长。君王不恃金汤险,自有仁恩结万方》是一首对君王的赞美诗,表达了君王不依赖金城汤池的险要地形,而是依靠自身的仁爱和恩泽来团结万方的胸怀和气度。 首句“南指嵩高北太行,大河中出贯灵长”描绘了行进的路线和山河的壮丽。嵩高和太行是中国的著名山脉,大河则象征着河流的威力和生命。这里用“中出”来形容大河的流淌方式,形象地表达了河流贯穿和引领一切的意象,同时也象征着君王的仁爱如同大河一样贯穿四方,引领万方。 “君王不恃金汤险,自有仁恩结万方”则是全诗的核心,表达了君王不依赖险要的金城汤池,而是依靠自身的仁爱和恩泽来团结万方的胸怀和气度。这里用“结万方”来表达君王的仁爱和恩泽能够团结各方,使得万方百姓都受到他的感化和影响。 整首诗通过描绘山河壮丽和君王的仁爱恩泽,表达了对君王的赞美和敬仰之情。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君王能够以仁爱之心治理天下的期望和信心。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充满敬仰和期待的赞美诗,表达了对君王的敬爱和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