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九曲环珠洞(在镇东) - 明,胡梅

异珠有九曲,此洞实堪比。
天以洞作珠,人以身作蚁。
岂有线系腰,从者若衔尾。
石怪扪始知,土腻欲粘指。
忽漏一罅光,仰面豁然喜。
天大等盘盂,日小如桃李。
谁知滨海山,奇绝有如此。
这是一首赞美山间洞穴的诗。诗中通过对洞穴的生动描绘,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之情。 首联“异珠有九曲,此洞实堪比”,以珍珠的九曲之美来比喻洞穴的曲折,表达了作者对洞穴的赞叹之情。 颔联“天以洞作珠,人以身作蚁”,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对洞穴的惊叹。这里,作者将洞穴比作珍珠,将人比作蚂蚁,生动地描绘了洞穴的神秘和壮丽。 颈联“岂有线系腰,从者若衔尾”,通过描绘进入洞穴的情景,表现了洞穴的神秘和奇特。这里,作者用“线系腰”和“从者若衔尾”来形容进入洞穴的人,表达了作者对洞穴的敬畏之情。 接下来,作者用“石怪扪始知,土腻欲粘指”来描绘洞穴中的石头和土壤,表现了洞穴的神秘和奇特。这里的“石怪”和“土腻”都是形容洞穴中的自然景观,而“扪”和“粘指”则表达了作者对这种自然景观的惊叹和敬畏之情。 最后,作者通过描绘洞穴内的景象,“忽漏一罅光,仰面豁然喜。天大等盘盂,日小如桃李”,表达了对自然景观的惊喜之情。这里的“豁然喜”表达了作者对突然出现的亮光的惊喜之情,“天大等盘盂,日小如桃李”则通过对比,突出了洞穴内景象的神秘和奇特。 整首诗通过对洞穴的生动描绘,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之情。诗中通过对洞穴的描绘,也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思考和对自然的敬畏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