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吕食新水阁兼寄南商州郎中 -
唐,朱景玄
丹槛初结构,孤高冠清川。
庭临谷中树,檐落山上泉。
晓色挂残月,夜声杂繁弦。
青春去如水,康乐归何年。
这是一首赞美自然美景的诗,从结构上看,它由两大部分组成,前半部分对山川美景进行了生动的描绘,后半部分则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深深感慨。
首句“丹槛初结构,孤高冠清川”,描绘出一座新近建造的亭台,独立高耸在清幽的川流之上。这里的“丹槛”和“孤高”为亭台的特色做了形象的描绘,“结构”和“冠”则展示了亭台刚建造完毕后的状态,给人一种新鲜、壮丽的感觉。
“庭临谷中树,檐落山上泉”两句,进一步描绘了亭台所处的环境,庭院正面对着深谷中的树木,屋檐边落下山上的清泉。这种景色既有动态的清泉,又有静态的树木,充满了自然的气息。
接下来的“晓色挂残月,夜声杂繁弦”两句,则描绘了晨昏变化中的景色。早晨,亭台附近还挂着残月,夜晚亭台能听到各种声音,包括琴瑟等弦乐的声音。这两句把时间的变化和自然的声音都融入了景色之中,给人一种生动、真实的感受。
最后两句“青春去如水,康乐归何年”,是诗人的感慨。青春如同流逝的江水,而康乐之士如谢康乐(即谢灵运)归来却已不知何时。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对康乐之士的羡慕,以及对自身年华老去的无奈。
整首诗语言简洁,描绘细致,情感深沉。诗人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人生短暂的无奈,给人以深深的思考和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