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玉案·邻鸡不管离怀苦 - 宋,黄公度

邻鸡不管离怀苦。
又还是、催人去。
回首高城音信阻。
霜桥月馆,水村烟市,总是思君处。
裛残别袖燕支雨。
谩留得、愁千缕。
欲倩归鸿分付与。
鸿飞不住。
倚栏无语。
独立长天暮。
这是一首深秋离别诗,借物抒情,感情深厚,值得慢慢品味。 “邻鸡不管离怀苦,又还是、催人去”,运用邻鸡报时的情景,点明告别的时刻。鸡是诗人写出了送别时的情事,可眼前明明是没有鸡儿的催促而独立伫立在深秋的暮色中的诗人。因此,“催”字既体现了鸡的特性,同时更带出了诗人无可奈何的伤离意绪。接着的两句就进到正题,写回头瞻望送别的亲人。“回首高城音信阻。霜桥月馆,水村烟市,总是思君处。”由此看出,诗人曾在这里住过的地方是离他而去的人特别多。对此诗人回首眷念,自然联想到亲人朋友的种种思绪和情景。“霜桥月馆,水村烟市”是“音信阻”所见的景色,“总是思君处”就此扩展。“霜桥”乃经过月夜的霜打过的桥,“月馆”和“烟市”相照,渲染出一幅冷寂凄清、幽远迷茫的意境,既表明住过此地的人不少,过去“思君”的情意深长,又表现出诗人此刻心情的凄苦。 “裛残别袖燕支雨。谩留得、愁千缕”。紧承上句,具体描写“别袖”的留恨。“燕支雨”,即胭脂泪。前蜀牛峤《菩萨蛮》有句:“新愁和泪掩燕支”。这里不直说凝结在“别袖”上的“愁”,而说“裛残别袖燕脂雨”,既形象生动地写出女子眼泪的鲜红与凄婉,又反衬出离别的痛苦与伤悲。“谩留得、愁千缕”。离恨难言,说不完的正是这无边的万缕愁绪。由于有前面的渲染铺垫,这末一句的凄伤悲切的感情就更加显豁。 诗人在孤独中独自面对这惨淡的景象和景物,使自己陷入了更深的孤独之中。然而,这一切还不足以摧毁他的心志,他仍怀着那渺茫的希望和信心。因此,“欲倩归鸿分付与。鸿飞不住。倚栏无语。独立长天暮”,他不惜以想借驰天的鸿雁传来自己的讯息为一酬想。“倩”含有恳切之意,期望之情。“倩鸿飞不住”自己却不理解那鸿雁为什么飞不去?真是痴语。独立良久却不见归鸿的踪影,此时已暮色沉沉,他仍无语无言地独倚栏杆而痴痴凝望。 这首诗感情真挚而强烈。诗人借物抒怀,将主观情意浸染于客观物象,以迷离凄婉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孤独惆怅的情怀。诗中字词都经精心选择,含蓄巧妙,给人一种令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比如写到送别之处的迷茫景色,暗示着离恨之重;选择了一系列形象凄迷、愁思纷乱的景物渲染气氛;结尾处借思托鸿以表达绵绵不尽之意绪;都具有强烈的艺术效果。此外诗句锤炼得也十分精工严整,“催”、“阻”、“暮”三字分别为结句“独立长天暮”的主语、语助词兼定语、谓语营造出寥廓凄迷的意境;“总关情”中复辞法使语言具有古汉语风格,“离怀苦”、“催人去”等无词达的意思隐含在句中增强了表意含蓄性;这些都对这首诗的表达效果有所增强。这首诗的结构匠心独运:诗人采用了顺流直下、一气流贯的写法;酣畅简洁的笔调去描写、表现一个画境和实感交融而魂魄飞越的意境;且格调清新怡人。这样作出的七绝可谓“表意含情不穷,有词不尽之致”。读这首诗仿佛看到一幅画展现在眼前:霜夜的长桥、流水之畔诗人依栏而立凝眸远望。正是这样一种萧瑟凄清的画面配上深沉的思想感情,便展现出幽美的意境了。此诗值得细品慢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