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绛唇·畏日炎炎 -
宋,王十朋
畏日炎炎,梵香一炷薰亭院。
鼻根充满。
好利心殊浅。
贝叶书名,名义谁能辨。
西风远。
胜鬟不见。
喜见琼花面。
这首诗是作者在夏日乘凉时的感受,通过描绘焚香、诵经、阅读贝叶经等场景,表达了作者对佛教的虔诚和对清净的向往。
“畏日炎炎,梵香一炷薰亭院”描绘了炎炎夏日,焚香的气息弥漫在亭院中,给人带来一丝清凉的感觉。
“鼻根充满。好利心殊浅”通过描绘焚香的气息,表达了作者对清净的向往和对世俗利益的淡漠。
“贝叶书名,名义谁能辨”则通过描述阅读贝叶经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佛教教义的虔诚和对其深奥的敬畏之情。
“西风远。胜鬟不见。喜见琼花面”最后三句则描绘了作者在西风中思念着不见面的友人,然而当看到琼花时,内心却感到喜悦和欣慰。这种表达方式展示了作者对清净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的理解。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佛教的虔诚和对清净生活的向往,通过描绘焚香、诵经、阅读贝叶经等场景,让读者感受到了作者内心的平静和超脱。同时,作者还通过西风、琼花等意象,展示了其对人生的理解和对清净生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