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亭 -
宋,林景熙
清秋有余思,日暮尚溪亭。
鬓痕朝镜觉,书味夜灯知。
梦断潮生枕,愁新雁入诗。
思君心欲折,又负菊花期。
这是一首优美的诗,它描绘了一个人在秋天的傍晚,独自在溪亭中沉思的情景。
首句“清秋有余思”,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深深思考和感慨,余思,即余留的思绪,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秋天的欣赏,又有对生活的思考。
“日暮尚溪亭”,描绘了诗人在溪亭中独自沉思的场景,日暮时分,夕阳西下,诗人仍然在溪亭中,表达了诗人对时间的敏感和珍惜。
“鬓痕朝镜觉”,这句诗描绘了诗人的形象,鬓角的白发在早晨的镜子里显得格外明显,表达了诗人对时间的无奈和惋惜。
“书味夜灯知”,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读书的热爱和执着,夜灯下,书中的味道被灯光所感知,表达了诗人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
“梦断潮生枕,愁新雁入诗”,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在梦醒之后,面对潮生枕上,新雁入诗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愁苦和新生的愁绪。
最后,“思君心欲折,又负菊花期”,表达了诗人对爱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怀念和对生命的珍视。菊花期是秋天的重要象征,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深深眷恋。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和诗人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珍视和对时间的无奈,同时也表达了对爱人的深深思念和对知识的追求。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是一首非常优秀的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