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梵才上人归天台 - 宋,杨侃

忽忆幽栖地,千峰秀海濆。
归心挂飞瀑,高迹指浮云。
尘世宜深遯,诗名畏远闻。
犹嗟石桥畔,凡圣路岐分。
这首诗是一首优美的山水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幽栖地的思念和对尘世的厌倦之情。 首联“忽忆幽栖地,千峰秀海濆”,诗人忽然想起他曾经居住过的幽静之地,那里的山峰秀美,仿佛与海相连。这里通过描绘一个美丽而神秘的地方,展现出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那个地方的深深怀念。 颔联“归心挂飞瀑,高迹指浮云”,诗人表达了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和对高处、自由的向往。这里用“飞瀑”和“浮云”等自然景象来比喻诗人的心情,形象生动地表达了诗人的内心感受。 颈联“尘世宜深遯,诗名畏远闻”,诗人表达了对尘世的厌倦和对诗歌名誉的担忧。他认为应该远离尘世,隐居深山,而诗歌名誉则应该淡泊名利,避免被世俗所关注。 尾联“犹嗟石桥畔,凡圣路岐分”,诗人感叹在石桥边,凡人和圣人的道路开始分岔,暗示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失望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名利的淡泊,具有一定的哲理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