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旨 - 明,文翔凤

待旨曾趋两个间,每瞻天胁想龙颜。
三华旭日春浮阙,万岁童云桂满山。
苍鹿自茹瑶草偃,白莺争道玉阶闲。
何劳羽檄烦明主,乍幸昭阳未拟还。
这首诗是作者在等待诏命时,在宫禁附近看到的景色而有所感,抒发了自己的抱负和感慨。 首联“待旨曾趋两个间,每瞻天胁想龙颜”,作者曾经在宫禁附近等待诏命,当时人山人海,作者只能在其中寻找容身之地。每当仰望天空,作者都会想象皇帝的威严容貌,心中充满了敬畏之情。 颔联“三华旭日春浮阙,万岁童云桂满山”,作者描绘了春天的景象,旭日东升,春意盎然,童子云朵如桂树满山,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颈联“苍鹿自茹瑶草偃,白莺争道玉阶闲”,作者用动物和鸟儿的形象来比喻自己内心的世界,表达了自己的理想和抱负。苍鹿代表着作者自己的品格,自食瑶草偃然,说明作者对于自己内心的追求有着清醒的认识和追求;白莺争道玉阶闲,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由的向往和对于未来的憧憬。 尾联“何劳羽檄烦明主,乍幸昭阳未拟还”,作者用昭阳殿的故事表达了自己对于君主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暗示自己无意参与宫廷之争,表达了自己的独立自主和不随波逐流的坚定立场。 这首诗的主题是作者的抱负和内心的情感,通过对自然景象和动物形象的描写和比喻,表达了自己对于自由的向往和对未来的憧憬。同时,这首诗也表现了作者对于君主的敬仰之情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表现了作者高超的文学造诣和艺术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