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融峰 -
宋,赵葵
祝融万仞拔地起,欲见不见青霄里。
山翁爱山不肯去,为山醉卧松根底。
家童寻关不敢惊,沉吟恐怕山翁嗔。
梦回抖搂下山去,一径萝月松风清。
这是一首非常富有诗意的诗歌,展现了自然的魅力和人的情感的融合。以下是对于这首诗的一些赏析:
第一句“祝融万仞拔地起,欲见不见青霄里。”描绘出了一幅祝融山高耸入云,直冲青霄的壮观景象。诗中用了“万仞”来形容山的高度,表达了祝融山之高耸入云,无与伦比的特点。而“欲见不见”则表达了山的雄伟和神秘,如同一个巨大的屏障,有时看得见,有时又看不见。
第二句“山翁爱山不肯去,为山醉卧松根底。”描绘了一个热爱山川的老人形象。他因为喜欢山,醉卧在松树的根部,完全沉浸在山的怀抱中。这里的“山翁”是一个象征,代表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仰。
第三句“家童寻关不敢惊,沉吟恐怕山翁嗔。”描绘了诗人与家童之间的互动。家童因为担心打扰到老人,所以小心翼翼地寻找出山的入口,不敢惊扰他。这一句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尊重。
第四句“梦回抖搂下山去,一径萝月松风清。”描绘了诗人在山间游荡,直到夜幕降临,月亮升起,松风吹过,萝蔓挂枝的景象。这里的“梦回”暗示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向往和留恋,而“一径萝月松风清”则描绘了一个宁静、清新的夜晚景象,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和神秘。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自然的美妙和人的情感的交融。诗人通过对祝融山的描绘,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尊重,同时也通过人与自然之间的互动,展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这首诗不仅具有艺术上的美感,也具有深刻的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