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卢夫人 - 唐,常浩

佳人惜颜色,恐逐芳菲歇。
日暮出画堂,下阶拜新月。
拜月如有词,傍人那得知。
归来投玉枕,始觉泪痕垂。
这是一首描述美丽女子珍惜自己青春容颜,对逝去的美丽感到悲伤的诗。下面我将从各个方面进行赏析: 首句“佳人惜颜色”,开门见山,直接描绘出这位美丽女子的特点:她珍惜自己的容貌。这一句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因为我们常常看到诗句中对美丽女子描述的不少,但是能真正表现出美丽女子的心思的并不多。接下来的两句“恐逐芳菲歇”直接点明了这位佳人的忧虑。她担心美丽的容颜随着时间的流逝会渐渐消退,像春天的花朵一样凋谢。这种对青春易逝的深深忧虑,展现了她的敏感和细腻。 “日暮出画堂,下阶拜新月。”这两句描绘了她的行动,她在日暮时分走出画堂,站在台阶上对着新月行礼。这里“拜新月”是一种传统的习俗,寓意祈求新的一年平安健康。然而,她拜月的动作中似乎隐藏着某种深意,这只有她自己知道。这种描绘方式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也为下文的情感转折做了铺垫。 “拜月如有词,傍人那得知。”这两句是全诗的高潮部分,她对着新月低声祈祷,只有她自己明白其中的含义。这里的“有词”二字,引人遐想,让读者猜想她的内心世界。她是向月亮祈求青春永驻吗?还是祈求爱情长存?这些都是未知的,只有她自己知道。 最后两句“归来投玉枕,始觉泪痕垂。”是诗的尾声部分,描绘了她的归家后的情景。她归来后投在玉枕上,才发现泪水已经打湿了枕巾。这一细节进一步展现了她的内心痛苦和悲伤。这里的“玉枕”象征着纯洁和高贵,“泪痕垂”则暗示了她内心的痛苦和哀伤。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情感表达,成功地塑造了一个美丽而敏感的女子形象。她对青春易逝的忧虑,对爱情的渴望,以及对自我价值的追求,都深深地打动了读者。这首诗的优点在于它以情感取胜,通过对细节的描绘和情感的表达,成功地传达了诗人的主题思想。同时,这首诗的语言优美,表达清晰,也让人印象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