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梅过西湖 -
宋,郑安恭
郊坰一到眼偏明,古寺寂无钟磬声。
共上篮舆寻胜事,独先冠盖愧双旌。
探梅载酒成幽趣,纵步登山喜晚晴。
自顾遨头最衰老,不才何幸守边城。
这是一首七言古诗,作者是宋朝诗人楼钥。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是在一个晴朗的冬日出游郊外,沿途赏景、寻幽探胜,诗中的景色描写、情感表达和气氛渲染都十分生动。
首联“郊坰一到眼偏明,古寺寂无钟磬声”,开篇即描绘出一片清晰明亮的郊野风光,寂静的古寺没有钟声和磬声,给人一种静谧的感觉。这既交代了诗人出游的时间、地点和环境,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和淡然。
颔联“共上篮舆寻胜事,独先冠盖愧双旌”,诗人和同伴一同乘篮舆(轿子)去寻找美好的事物,而自己独自一人感到惭愧,因为自己的冠盖(官帽和车盖)与别人的双旌(官员的旌旗)相比,显得有些孤独和惭愧。这里既表达了诗人的自谦和淡泊名利的心境,也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追求。
颈联“探梅载酒成幽趣,纵步登山喜晚晴”,诗人带着酒和梅花去寻找幽雅的情趣,纵情登山,欣赏晚晴的美景。这里描绘了诗人寻幽探胜的过程,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追求。
尾联“自顾遨头最衰老,不才何幸守边城”,诗人自我感慨自己已经是最衰老的人了,但因自己的才疏学浅而未能被重用,如今只能在边城固守岗位。这既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自怜和失落,也表达了他对朝廷的不满和失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平静、淡泊名利的心境和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追求。同时,诗中也表达了诗人对朝廷的不满和失望,以及对个人才疏学浅的无奈和自怜。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是宋朝古诗中的佳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