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屋雨 - 宋,赵崇森

官屋无钱可得修,雨来难免震凌忧。
墙基有罅相将踣,地杖无钉自在浮。
仆折松枝通夹溜,儿编竹叶学行舟。
衣衾漂湿浑闲事,且上书楼把画收。
这首诗是诗人在官屋修缮问题上的自我调侃之作。首联直接点明问题,“官屋无钱可得修”,是因为没有钱,而没有钱的原因是“无钱”。这一句为全诗定下了基调,一个“无钱”写出了诗人心中的无奈。诗的第二句“雨来难免震凌忧”,紧承首句而来,又是对“无钱”的一个原因的补充说明。“震凌”在这里指的是地震和水溢。由于无钱修屋,自然无法抵挡住自然灾害的侵袭,因此“雨来难免震凌忧”。 颔联、颈联进一步描述了官屋破败不堪的状况。“墙基有罅相将踣,地杖无钉自在浮”,两句是说房屋的墙壁已经开始倾斜甚至断裂,而地上原本用于固定的木桩已经无法承受屋顶的压力,只能在风中飘摇。松枝和竹叶成为孩子们的新玩具,它们将松枝当作松木船,用竹叶当作竹筏。这里用儿童的视角来描绘官屋的破败,更显出诗人对官屋的深深忧虑。 尾联“衣衾漂湿浑闲事,且上书楼把画收”,看似轻松调侃,实则蕴含着深深的无奈。“衣衾漂湿”意味着生活环境的恶劣,然而诗人却认为这是无关紧要的小事,因为只要登上书楼,欣赏画中的美景就可以了。这实际上是诗人对现实的逃避,也是对自身处境的无奈之语。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自嘲和自我调侃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官屋破败的无奈和忧虑。通过对破败官屋的生动描绘和对日常生活的调侃,诗人表达了对生活的深深无奈和对自己处境的自我调侃。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对现实的不满和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