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 - 唐,九华山白

涧水潺潺声不绝,溪垅茫茫野花发。
自去自来人不知,归时唯对空山月。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风景的诗,它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清澈的涧水、无边的田野和野花的盛开,以及空山之月的美景。 首句“涧水潺潺声不绝”,诗人以潺潺的涧水声起笔,一下子就将我们带入了一个宁静而又充满活力的自然世界。涧水在山间流淌,发出连续不断的声响,仿佛在诉说着它自己的故事。这种描绘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生机和活力,同时也让人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 次句“溪垅茫茫野花发”,诗人将视线转向了广袤的田野,野花在垅上盛开,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这里,“溪垅”和“野花”是诗人的视觉和视觉与嗅觉的结合,它们共同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使人仿佛置身于一个美丽的自然世界中。 第三句“自去自来人不知”,诗人笔锋一转,将视线转向了一个更为深远的视角——一只野花自去自来的场景。这里的“自去自来”象征着自然界的循环往复,万物皆有规律地生长、衰落,而人类则无法知晓这一过程。这一句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规律的敬畏,也表达了对人类无法掌握自然之力的无奈。 最后一句“归时唯对空山月”,诗人以“空山月”作为结尾,表达了归家的心情和对自然的留恋。这里的“空山月”象征着归家后的寂静和孤独,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和留恋之情。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自然的美景和人类的孤独,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自然为题材,通过对涧水、田野、野花和空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同时,诗中也蕴含着对人类命运的思考和对自然规律的敬畏。诗人用简洁明快的语言和形象生动的描绘,为我们呈现了一个美丽的自然世界,令人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