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镇戎军厅壁 -
宋,张继常
夜闻碛外铃声苦,晓听城头画角哀。
不是感恩心似铁,谁人肯向此间来。
这首诗以精湛的笔法,通过夜闻铃声、晨听画角的描写,深刻地表现了边塞生活与战斗场面的艰辛,倾诉了戍边将士的哀伤,传达了诗人对他们的深切同情。
首句“夜闻碛外铃声苦”,首先描绘了在寂静的夜晚,远在边塞的碛外,传来叮咚的马铃声,这声音是那样的凄苦,是那样的哀怨,透露出饱经风霜的将士们在疆场上艰苦奋战、历尽千辛万苦的悲苦心情。诗人通过“苦”字,把这铃声赋予人的情感,使人感到它像是在诉说着戍边将士的哀怨。
次句“晓听城头画角哀”,承上启下,一脉相承。夜里的铃声报的是苦,天明的画角声唤起的却是哀。晓风习习,晓角凄鸣,这悲凉的军中乐声传入耳鼓,扣动心弦。诗中以“哀”字收结,恰到好处地表现了角声、铃声交织在一起的边地特有的悲凉气氛,留给读者不尽的哀愁。
第三句“不是感恩心似铁”,紧承“铃声苦”和“画角哀”,面对如此艰难的环境,戍边的将士们却能以一颗感恩的心去迎接挑战,他们坚信只要大家同甘共苦、同舟共济,就一定能共渡难关,取得战斗的胜利。一个“苦”字和一个“感恩”字,表现了将士们复杂的情感世界。
最后一句“谁人肯向此间来”,诗人以反问的句式揭示出此间环境之险恶,将士境遇之孤苦,感恩之心之高尚。由此,不难看出诗人对将士们所持的态度的深刻理解和对他们的由衷的赞美。
这首诗通过生活细节的描绘和人物心理的刻画,展现了边塞生活与战斗场面的艰辛,以及戍边将士们的艰苦奋斗、历尽千辛万苦而终不言悔的高尚品德。诗人通过诗歌这种文学形式,对戍边将士们进行了热情讴歌和礼赞。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祖国边防事业的热爱和对民族精神的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