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 - 宋,林昉

衡门客去懒冠巾,尽日看山自在身。
饮涧猿来惊照影,泊枝禽起近冲人。
黑云欲雨易成晚,红叶如花不当春。
却忆东门牵犬恨,当年何似布衣贫。
这首诗以诗人的游历经历为主线,将自然景物的变化与人对自然的不同感受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描绘了一幅清新明丽的秋日山水图,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感慨。 首联“衡门客去懒冠巾,尽日看山自在身。”诗人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自己在衡门之下独处,客去之后懒于收拾的情景。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的懒散形象,巧妙地传递出自己看山时那份无拘无束、悠然自得的心境。“自在身”三字饱含着无限的自在、自得之情。 颔联“饮涧猿来惊照影,泊枝禽起近冲人。”猿猴跃入溪涧,激起水花惊扰了倒映在水中的身影;枝头停泊的小鸟被惊飞,靠近了孤独行走的诗人。这两句中,诗人将自然景物拟人化,通过生动的描绘,营造出一种闲适而孤寂的氛围。猿猴、小鸟都是寻常所见之景,诗人却从它们的行为中发掘出富有情趣的细节,赋予它们人的情感,从而使得整幅画面更加生动有趣。 颈联“黑云欲雨易成晚,红叶如花不当春。”诗人通过描绘黑云压顶、红叶飘零的景象,传达出一种沉静、凄凉的感觉。黑云压城城欲摧,诗人用“易成晚”来形容,似乎预示着即将到来的雨夜;红叶飘零,本是秋天的景象,但诗人却说它“如花不当春”,似乎在惋惜大好春光被辜负。这两句中,诗人通过对比和拟人手法,将自然景物赋予了人的情感和思考,使得整首诗的内涵更加丰富。 尾联“却忆东门牵犬恨,当年何似布衣贫。”诗人回想起当年因生活所迫而不得不为官的情景,不禁感慨万分。“东门牵犬”出自《战国策》中的典故,诗人在此表达了自己对过去生活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当年不如做个布衣贫士,逍遥自在。这两句中,诗人通过引用典故和表达自己的感慨,使得整首诗的主题更加鲜明。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自然景物为主线,通过拟人、对比等手法,传达出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感慨和对过去生活的怀念。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山水田园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