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流水断桥衰草 - 宋,向滈

流水断桥衰草,西风落日清笳。
往来赢得鬓边华。
此去征鞍休跨。
烟溆绿深陂筱,霜篱红老江花。
青山尽处是侬家。
拟唤渔舟东下。
这是一首典型的宋词,通过描写景色的变化和情感的变化,展现了词人的内心世界。下面是对这首词的赏析: 首句“流水断桥衰草”,简单几笔,勾勒出一幅秋野黄昏图,给全词奠定了悲凉的感情基调。滔滔的流水象征着人生岁月,断桥则说明桥的残破,衰草使人联想起老境。这三句具有强烈象征意义的景象,构成了全词的悲凉氛围。 接着一句“西风落日清笳”,更增添了全词的凄凉气氛。“清笳”二字,令人联想起古战场的荒凉。 “往来赢得鬓边华。”这二句是说词人沿着荒僻的小路走去,听到胡笳声远去,回头一看,已不见了高山古渡,不觉感到自己的鬓边已经白起来了。 下片开头二句:“此去征鞍休跨。烟溆绿深陂筱。”写词人离家已远,再也不能骑马回去,只有沿着一缕烟、几行树、几竿修竹,向小溪流去。 “霜篱近老江花。”篱边的老花,也含苞欲放了,春天就要来到了。下有二句:“青山尽处是侬家。拟唤渔舟东下。”由于青山深处就是自己家乡所在方向,不由引起乡思。故决定叫渔舟沿下山路回我的老家去。这里对家乡的怀念虽然都极真挚。“侬家”指自己的家,盖因此诗系涉乐府手法而用之。末二句“拟唤渔舟东下”与篇首“西风落日清笳”之景相合,表现了思乡之情的真挚、深沉、凄凉、悲苦之感。 总之,这首词情真意切,将离乡之痛、思乡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情中寓景,以景衬情,情景交融是此词最大的艺术特色。另外,此词善于运用“流水对”形式特点,将景与情融为一体。同时此词的韵律跌宕起伏,与词人感情表达也相一致。 此词为长调《八声甘州》,在宋词中为慢词长调中的小令。其音节高亢、悲壮、节奏跌宕起伏、快慢有致、变化多端。读起来朗朗上口,一唱三叹,故读后给人以荡气回肠之感。此词艺术上的成功表明:长调慢曲并不以铺叙为嫌,关键在于能否写出真情真意。另外此词在语言运用上颇见功力,如前述“赢得”、“休跨”、“赢得鬓边华”、“烟溆绿深陂筱”、“青山尽处是侬家”等句均属本色语言,本色语言自然、率真、不矫揉造作、不堆砌典故辞藻,读起来亲切感人。此词在章法上亦颇见功力:开头起势不凡;结尾余味不尽;中幅写景如画;整个结构严谨细密而富于变化。故此词不愧为慢词长调中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