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剑门 -
唐,李衍
缓辔逾双剑,行行蹑石棱。
作千寻壁垒,为万祀依凭。
道德虽无取,江山粗可矜。
回看城阙路,云叠树层层。
这首诗是赞美山川的壮丽,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喜爱。
首句“缓辔逾双剑,行行蹑石棱”描绘了诗人骑着马儿,越过两把剑并列的山峰,一步步踏上石头形成的山棱的景象。这句诗巧妙地运用了双剑、石棱等实物来描绘山川的壮美,同时“逾”和“蹑”等动词又表现了诗人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
“作千寻壁垒,为万祀依凭”则进一步赞美了山川的雄伟和永恒。千寻是指长度单位,一寻等于九尺,千寻就是极言其高或深。这里诗人用“千寻壁垒”来形容山川的高大,用“万祀依凭”来表达山川的永恒存在,是诗人对山川的极高赞誉。
“道德虽无取,江山粗可矜”这两句则笔锋一转,从壮美转向了哲理。诗人认为道德虽然是无形的,但江山是有形的,它可以让人感到敬畏和矜惜。这里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尊重,也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之情。
最后,“回看城阙路,云叠树层层”描绘了离开山川,回头看城市之路的景象。这里用“云叠树层层”来形容城市远处的景象,表现出城市与自然环境的对比,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留恋和不舍。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山川的壮丽和永恒,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喜爱之情,同时也蕴含着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和对自然的尊重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