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客归黄山 - 明,沈一贯

万壑拥空岑,孤峰下夕阴。
马归松影没,人静月华深。
黄帝去已远,白云留至今。
鸣琴幽涧底,独夜老龙吟。
这首诗《题万安桥》以其雄伟的山峰,宁静的月夜,动人的琴声,丰富的想象力,以及其中蕴含的历史情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首联“万壑拥空岑,孤峰下夕阴”,诗人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万安桥所处的山景。峡谷深壑,山峰耸立,夕照下的山峦更增添了几分壮美。这一联以动衬静,通过描绘山峰和峡谷的景象,传达出万安桥周围的宁静和幽深。 颔联“马归松影没,人静月华深”,诗人进一步描绘了夜晚的场景。马匹归林,松树的影子在月光下逐渐模糊,万安桥附近的区域在静谧的月色中显得更加深邃。这一联不仅写出了夜晚的静谧,还通过“马归”的描述,暗示了万安桥的重要性和繁忙。 颈联“黄帝去已远,白云留至今”,诗人开始表达对历史的思考。黄帝是传说中中华民族的祖先,他在这里留下了万安桥,而现在黄帝已经远去,但白云依旧留存。这一联通过历史和传说的元素,表达了对万安桥和这里的历史文化的敬意。 尾联“鸣琴幽涧底,独夜老龙吟”,诗人以优美的意象收尾。琴声在溪涧中回响,寂静的夜晚,老龙独自吟唱。这一联通过琴声和老龙的描述,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这里宁静、幽深的喜爱。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生动的景色描绘、丰富的历史情感和优美的意象收尾,展现出万安桥的壮丽景色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和优美的语言,将读者带入了一个神秘而美丽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