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鸣洞 - 宋,史昌卿

何年雷斧凿山裂,六月苍崖细飞雪。
孤凤一去声不闻,海水桑田几兴灭。
我知仙去仙尚存,时见真形生岩穴。
青天半夜玉箫寒,唤起幽人舞明月。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观和表达人生哲理的诗,充满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思考。 首先,诗的开头“何年雷斧凿山裂,六月苍崖细飞雪”,描绘了自然界的力量和壮美。这里用“雷斧凿山裂”形象地表达了自然界的力量,展现了大自然的力量无穷无尽,就像是被雷神用雷斧在山体上凿开一道裂痕,形成一种惊人的景象。而“六月苍崖细飞雪”则进一步描绘了山崖的峻峭和美丽,如同六月炎热的天空下,苍茫的山崖上细小的雪花飘落,让人感到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 接下来,“孤凤一去声不闻,海水桑田几兴灭”,表达了对生命的无常和短暂的感慨。这里用“孤凤一去声不闻”来比喻生命的无常和短暂,如同凤凰一旦离去,声音也就随之消失,让人感到生命的短暂和不可挽回。而“海水桑田几兴灭”则表达了世事的无常和变迁,就像海水会枯竭,桑田也会变成海洋,让人感到人生的起伏和变化。 然后,“我知仙去仙尚存,时见真形生岩穴”,这里表达了对生命永恒的信仰和对生命的敬畏。虽然人会老去、死亡,但仙是永恒的,他们可能会在岩穴中显现真身,让人们看到生命的另一种可能性。这也让人感到生命的神秘和敬畏。 最后,“青天半夜玉箫寒,唤起幽人舞明月”,这里的“玉箫寒”暗示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清净和幽雅,“幽人舞明月”则表达了对自由、独立和超越世俗的向往。诗人在深夜的青天中听到箫声,被唤醒后舞动明月,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描绘,更是对生命意义的探索和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生命哲理的阐述,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思考。它提醒我们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刻,追求自由、独立和超越世俗的精神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