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 -
唐,沈佺期
秋近雁行稀,天高鹊夜飞。
妆成应懒织,今夕渡河归。
月皎宜穿线,风轻得曝衣。
来时不可觉,神验有光辉。
这是一首以描写秋天景象为主的诗,通过对大雁、月亮、风等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现出秋天的特点,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的情感。
首联“秋近雁行稀,天高鹊夜飞”,直接点明秋天到了,大雁开始南飞,数量稀少,天高气爽,夜晚的鹊鸟开始飞翔。这两句诗简明扼要地描绘了秋天的景象,给人一种清冷寂寥的感觉。
颔联“妆成应懒织,今夕渡河归”,诗人笔锋一转,从大雁和鹊鸟转到织女星,表达了织女可能因为疲倦而不愿织布,因为今夜她要渡过银河与牛郎相会。这个想象既浪漫又温馨,体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颈联“月皎宜穿线,风轻得曝衣”,这两句诗进一步描绘了秋天的景象。月亮皎洁明亮,正是穿线的最佳时机;轻风徐来,正是晾晒衣服的好天气。这两句诗给人一种温馨舒适的感觉,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尾联“来时不可觉,神验有光辉”,最后两句诗点明了主题,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诗人认为,美好的事物总是转瞬即逝,但是它们留下的光辉却可以永远照耀在人们的心中。
总体来看,这首诗以描写秋天景象为主,通过对大雁、月亮、风等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现出秋天的特点,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整首诗语言简练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一种清新自然的感觉。